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4 11:52:23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真正的文学鉴赏教学虽不排斥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对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和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给学生的情趣、才华、品质和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颗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我用了一个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开篇的音乐和我的声情并茂的导读奠定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鉴赏欲望。学生们争先恐后起来,课堂不时碰撞出火花,一些不爱说话学生也抢着发言,气氛相当活跃。教师的真情独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赢得全班热烈的掌声,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整个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美读引导学生鉴赏,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探索出高中语文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几点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美读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语文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而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于释放才能的契机。我认为,美读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从而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对美读有过确切的诠释:“美读就是用心地读,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完全沉浸于言语作品时,听读类的.输入型语感图式就可以得到开拓与改造”。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美读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或个别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表演来点缀。而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美读。在精心挑选的贴近课文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对课文片断的朗读,很快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营造的氛围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每个个体再独自进行美读,就能初步体验到文章的精微与高妙之美,为后面的探究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合作探究时,将“品”与“读”结合。

当然这个读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师的读、学生的读,而是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将“品”与“读”结合,将品析景物,揣摩语言与学生的美读结合起来,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我选择了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学生通过个体品读,归纳出那一幅幅北国的秋景图,都是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来描写的,给读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体而形象,能唤起大家丰富的想象。我改变了用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合作探究,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他们通过品读,抓住某些关键词语、句子品析作者笔下的秋,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独特的感受,再让他们自己美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品一品,读一读,在品中推动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品味。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争相起来谈看法,谈体会。这里的发言,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的答案,有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每一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就连平时特别胆小说话就脸红的一个女生居然两次主动举手和大家交流,当时确实给我一个惊喜,同学们也都投之以欣赏的目光。教学中这种给老师、给学生的异外惊喜,也是推进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另一位同学对落蕊图的细腻体验以及她感性、动情地对她所喜欢的几个句子的美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形成了这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品质。

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品读,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见,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不仅能理解作者对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从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由此延伸开来,有所发展、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声音,尽管有的观点浅显甚至模糊,但它们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是创新精神的萌动。课堂气氛的轻松自如,为大家敞开心扉提供了机会,就是平时对语文不是特感兴趣的几位男生也争取到发言机会,谈到自己对秋的感悟。这种气氛特别容易让人激动,也营造了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我也即兴谈到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伴随着我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泪,全体同学为我的真情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形成这节课的第二个高潮。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这一环节事先没有准备,也无法准备,当时我特别感动。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打开感情的闸门让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真情在我们的课堂恣意流淌,所到之处,必将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但它体现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种执着,即希望在课堂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境界,为此,我一直追求着。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 ……此处隐藏9762个字……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以及后面联想到了南朝热闹的、风流的宫庭浓歌艳赋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气息。这种比较确实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生”与“死”面前,“生”是热闹的、繁华的、实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脱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

昨天上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